“這起危險駕駛案存在血樣送檢程序瑕疵問題,但未向公安機關制發糾正違法通知書。”
“這份詐騙案的法律文書,說理部分略顯單薄,對關鍵證據的采信邏輯和嫌疑人辯解未充分回應,說服力打了折扣!”
“李某盜竊案的量刑建議說理不夠透徹,特別是對從輕、減輕情節的考量過程寫得比較籠統,需要更清晰展現‘為什么是這個刑期’。”
近日,在湖北省紅安縣人民檢察院四樓會議室,一場覆蓋全院刑事檢察條線的案件質量互查活動正在進行,氣氛熱烈又專注。
檢察官們埋首案卷,圍繞案件法律適用是否準確、辦案程序是否規范、文書制作和使用、釋法說理、辦案效果、司法責任制落實等方面進行互查,時而凝神記錄,時而低聲交流。每本卷宗都對應著一張詳實的《評查問題清單》,發現的問題、改進的建議,被一條條、一項項清晰地標注。
“真沒想到,自己覺得辦得挺順手的案子,被同事這么‘挑剔’地一看,還真發現了些平時沒太在意的細節問題。”剛被指出文書說理不足的張檢察官,指著清單上的記錄坦言道,“既指出了我辦案中習慣性忽略的問題點,也反映出了今后工作中提升的空間。很直接,也很受用!”他的發言引起其他同事的共鳴,大家圍繞查出的共性問題,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發。
據悉,該院緊扣“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不斷優化案件質量評查方式方法。今年以來,該院著力構建“辦案人自查、檢察官互查、案管部門評查、重點案件專項查”的立體化、多元化案件質量評查機制。此次檢察官互查,正是其中關鍵一環,讓檢察官在“挑刺”與“被挑刺”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警醒、相互促進。互查結束后,案管部門將所有問題清單匯總梳理,形成“體檢報告”,反饋到人,限期整改。評查結果還將納入檢察官業績考評,真正推動形成“查擺問題——精準反饋——有效整改——質量提升”的良性閉環。(作者單位:湖北省紅安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