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高清福利网站,99日影院在线播放,操欧美肥逼视频,在线看免费一级A片视频,美女黄免费视频,亚洲精品一
返回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首 頁
政企前沿
政策研究
維權聚焦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律師律所
本網專家
新法速遞
行業法治
企業投訴
個案爭鳴
律師答疑
理事會員
企業之家
名人名家
法治人物
法治典范
當前位置:
首 頁
→
法治典范
→ 詳細介紹
劉義權
永不消失的記憶——記解放軍優秀檔案專家劉義權
——記我軍優秀檔案專家、用生命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戰士劉義權
盛夏京城,熱浪蒸騰。
解放軍總醫院一間病房里,59歲的解放軍檔案館原館員劉義權,專注而費力地回憶著征集我軍歷史檔案走過的山山水水。
汗水,浸濕了他脖子上因化療脫落的幾縷頭發。“唉!”過了許久,他一聲嘆息,抬起眼睛,愧疚地望著記者說,“記不起來了,太多太多了……”
走廊里,護士長惋惜地告訴我們:“太晚了,轉移了,劉義權兩個髖臼全是癌腫,骨頭疼得像要裂開,每天要注射大劑量鎮痛的麻醉劑,對他的記憶有影響……”
那天,記者翻開了劉義權的檔案——
他,一生只立過1個三等功、受到9次嘉獎,擔任過的最高職務是科室組長。直到55歲退休,還是中級職稱。
然而,他退休生病后,軍委、總部首長來看望他,解放軍檔案館頒發給他“蘭臺獎”特等獎。美國國防部代表團來館訪問,聽了他的事跡介紹,深受震撼,為他鼓掌,向他致敬……
一名平凡的中國軍人,為何感動了首長,感動了戰友,感動了外軍?
含著眼淚,解放軍檔案館館長計英春、政委孫德飛說:劉義權從事檔案工作38年,直接收集和參與收集的我軍歷史檔案有83萬份。他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卻用畢生默默無聞的奉獻,為我們這支軍隊、這個國家、這個星球留下了永不消失的記憶!
他這一輩子,幾乎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搶救承載歷史記憶的珍貴檔案
推開沉重的鐵門,記者走進解放軍檔案館的庫房。只見裝載數以百萬份我軍歷史檔案的鐵柜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盡頭。
隨便打開一個鐵柜,檔案保管利用處處長宋傳富指著一排排的卷宗說:“只要是卷脊上暫時沒有填寫全宗說明和案卷標題的,都是老劉和征集處的同志們征集來的。”記者發現,這樣的卷宗,有的占了檔案柜的一半還多。
翻開劉義權親筆登記的《征集接收軍事革命歷史、現行檔案登記表》,記者看到其中幾頁這樣記載:“1986年,從1月9日到6月30日,先后到濟南、合肥、太原、廣州、石家莊、鄭州、信陽、哈爾濱等地征集檔案13982件……”
枯燥的數字,背后是令人震驚的跋涉。幾十年來,劉義權北上南下,足跡遍及全國,行程不計其數,把星散各處的我軍歷史檔案,像燕子銜泥筑窩一樣,源源不斷收集到解放軍檔案館。翻開這些檔案,歷史風塵撲面而來。在檔案館技術室,記者看到一塊焦黃泛黑的“檔案磚”。這批檔案在地窖里放了幾十年,上面有水漬,有血跡,每一頁都粘在一起,技術人員正小心翼翼一張張分離,片紙只字不能丟。
宋處長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次,劉義權到陜北一個偏遠小城征集一批紅軍時期的珍貴檔案原件。當地檔案館設在一間破舊窯洞里,門前蹲著一個抽煙袋的陜北老漢,劉義權問館長在哪里,老漢說:“我就是!眲⒘x權非常震驚:沒想到如此珍貴的歷史檔案,竟然存放在這樣破舊的窯洞里;沒想到條件如此艱苦,還是有人默默地守護檔案!
宋處長說:“由于戰爭年代部隊常年轉戰,我軍不少具有珍貴價值的歷史檔案散落各地,有的保存條件較差,有的處于自然損毀狀態。老劉一輩子做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檔案盡快搶救回來……”
這些檔案,滿紙腥風血雨。記者翻開一份紅軍廣昌保衛戰的作戰部署電報,只見周恩來在上面寫道:“秘密,閱后焚去。!”連續3個驚嘆號,令人觸目驚心!爱敃r,紅軍到了危及存亡的最緊要關頭,連燒文件都來不及,這份電報才幸存到今天!彼翁庨L告訴記者,據統計,紅軍最后帶到陜北的檔案材料只有50余斤、約數千件。紅一、四方面軍甚至沒有留下一張長征途中的照片……
“可想而知,現在還遺存在世的我軍歷史檔案,有多珍貴!解放軍檔案館,是惟一收藏新中國成立之前我軍歷史檔案和全軍撤銷單位永久檔案的國家級檔案館。老劉這輩子,每一天幾乎都在和時間賽跑,都生活在焦慮中!”
“他收集來的每一頁檔案都記載著驚天動地的故事,他自己檔案的每一頁卻很簡單,F在他病了,你讓他回憶吃的苦、受的累,他已經想不起來了……”說到這里,宋處長哽咽了。
他失去的記憶,戰友們替他找回:他是我軍歷史長河“淘寶第一人”
面對“失憶”的劉義權,記者只能尋訪他的戰友,從別人的記憶里尋找他的腳印。在檔案征集處,與劉義權一起出差收集檔案次數最多的原處長李鳳明,給記者提供了一張清單,向記者講起他記憶中的“老劉之最”——
最偏僻的一次:“1986年,到秦嶺南坡的陜西省鳳縣,一路都在深山里轉,沿著嘉陵江畔迂回,先后16次跨過洶涌的江面。這段路是有名的‘秦蜀天險’,路旁都是讓人望得脖子發酸的高山。”
最危險的一次:“1990年,在福建漳州,剛出城就下起大雨,密密麻麻的雨點打在車窗上,司機視線模糊,一不小心,車一下鉆到前面一輛卡車下面,差一點就車毀人亡。當時,現場亂作一團,劉義權一聲不吭,把裝檔案的皮包緊緊抱在懷里!
反復最多的一次:“1986年,到南方某地征集檔案,天一直在下雨,等了7天,也沒能進去,只好回京。時隔幾年再去,洪水沖斷了路基,還是空手而返。印象中,前后至少去了4次!睍r間最長的一次:“1990年,全年連續跑了全國20幾個省市。在西安,一呆就是幾個月,去的時候穿冬衣,回來樹都發芽了。那年,我們還跑了不少老區,太行山、江西、延安、遵義……”
精神最緊張的一次:“2002年到廣州,收集到的一批檔案機密程度比較高,裝了4個箱子坐火車回京。盡管按攜帶機要文件的規定坐包廂,但老劉一夜沒有合眼,眼睛直勾勾盯著這幾個箱子。”
最難受的一次:“記不起哪一年了,到云南昆明收集檔案,在火車上坐了3天,一直吃方便面、榨菜、面包,老劉患有十二指腸潰瘍,看見方便面胃里就泛酸水,實在堅持不住了,在站臺上買了一點盒飯!
最失望的一次:“一年在西南某地,翻山越嶺查找了當地的幾個文史部門,空跑一趟,一無所獲。”
最好笑的一次:“因為出差特別多,一些同志就用諧音稱劉義權‘溜一圈’,逗他:老劉,這次你又去哪里溜一圈了?老劉搖頭苦笑:還溜一圈,累死了!”
“老劉啊,這輩子真是個苦行僧!他生病后,同事們梳理他一輩子走過的足跡,發現他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跑了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個縣市……”沉思片刻,李鳳明這樣說:“全軍檔案工作者有幾千人,老劉從事檔案收集工作的時間最長、吃苦最多、貢獻最大。說他是我軍歷史長河‘淘寶第一人’,毫不夸張!”
看到好的東西,他就心里癢癢,眼睛發亮,軟磨硬泡也要把檔案收集回來
“現在全民收藏熱,檔案和文物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收集越來越難。”檔案研究處處長丁家棟案頭,有一本《粟裕檔案目錄》。
他說,不算專業的檔案機構,目前國內民間的“紅色藏館”有近百家,收藏“紅色藏品”達千件以上的個人也有五六百人,但劉義權收集的粟裕大將的檔案最多最全,光是全宗目錄就有一寸厚。
“有人說老劉占高端優勢,你代表解放軍檔案館去收集,人家還能不給?其實,也不盡然。一些老同志生前很多寶貴資料是兒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眼中的寶貝。咱中國人,老人留下來的東西,總是個念想,這是人之常情。你要把它收集過來,嘴很難張……”但是,劉義權軟磨硬泡也要把檔案收集回來。記者看到,劉義權收集的檔案中,有許許多多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手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帥、聶帥、徐帥、葉帥……琳瑯滿目,蔚為大觀。
退休干部涂喜清還記得:“有一天晚上,劉義權拉了一車‘寶貝’回來,有毛主席、周總理生前講話的老式鋼絲錄音帶,還有照片、電影膠片。我非常驚訝,不知道他是從哪里弄來的。后來清點,他這一車‘寶貝’,光是珍貴錄像帶就有1145盤。原來,館里音像檔案比較稀缺,一度只有4盤!”
“現在,全社會檔案意識空前高漲,競爭非常激烈。每當看到好的檔案材料,老劉就心里癢癢,眼睛發亮。這是因為,他深深地知道,解放軍的檔案應當盡可能地完整,如果哪個歷史時期、哪支部隊的檔案不完整,就會給利用檔案研究軍史帶來很多麻煩!倍〖覘澱f。劉義權征集檔案最有傳奇色彩的貢獻,莫過于找到了“丟掉的紅十三軍”。紅十三軍是1930年5月在浙南建立的一支紅軍部隊,在敵后堅持斗爭兩年多失敗。從此,這支部隊的歷史就成了紅軍史冊上的一個“黑洞”。一年,劉義權從報紙上得知浙江、福建等地市縣黨史辦有200余件珍貴的紅十三軍檔案,興奮不已,急匆匆買了一張硬座票擠上了火車。到達目的地后,他反復與當地檔案部門交涉,在南方雨季里苦苦等了7天,好不容易征集到這批檔案,讓這支紅軍部隊迷失的歷史大白于天下。
漫漫幾十年,劉義權收集來的檔案珍品堪稱汗牛充棟。但是,在私人收藏家那里,他常常碰釘子。“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時候,彭德懷元帥寫過一首詞,手跡在上海一個收藏家手里,開口就要8萬元。我們的征集費過去一年才兩三萬,都花了也不夠一幅字!”李鳳明說:“老劉把一生獻給了檔案事業,千辛萬苦去淘寶,他要是個人收藏家,早就身家數億,富可敵國了。”記者問李鳳明:老劉一生收集的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
沉默半晌,他說:“都珍貴,哪怕是半張紙!”
他守護的是人民軍隊的寶貴戰略資源,光照千秋萬代,惠及三軍官兵
革命圣地西柏坡紀念館,有一條長長的“電報長廊”,在漢白玉墻上鐫刻著當年毛主席指揮三大戰役的197封電報的手稿。記者注意到,這些電報手稿很多勾勾畫畫,涂涂抹抹?梢姡敃r的決策是多么艱難!
如今,包括這些電報手稿在內的100多萬份我軍原始檔案,已經成為新一代中國軍隊將帥學習戰爭指揮藝術的寶貴戰略資源。
然而,鮮有人知,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還裝在豫西山區一個簡易庫房的近千個麻袋里。劉義權和戰友們連續奮戰15個月,完成了我軍歷史檔案的分類、甄別、整理、編目,為解放軍檔案館建館奠定了基石。
更鮮有人知,這些珍貴檔案,有的險些湮滅人間。1981年,解放軍檔案館準備鑒定銷毀10幾萬份檔案材料。劉義權發現,這些檔案盡管多數是重復的文稿,但上面有不同首長批示和修改過的痕跡。他認為,這些批示記錄了首長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思考決策過程,同樣珍貴。于是,他一頭扎進故紙堆,挑選出近百件周恩來、彭德懷、黃克誠等軍委總部首長批示和批注過的文件。從此,解放軍檔案館多了一條規定:“要注意保存決策生成過程中的檔案!
“如今,這些檔案派上了大用場!苯夥跑姍n案館館長計英春介紹說,每逢軍隊重大政策出臺、重要行動展開,諸如編制體制調整、演習作戰、安保維穩、搶險救災乃至工資改革、編史修志,無不需要參考歷史檔案。
據不完全統計,在《建國以來黨的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決議》等黨和軍隊重要文獻起草、黨和軍隊領導人軍事文選編纂、黨史軍史戰史研究、軍隊院!稇鹇韵攵◣臁返木帉、《大決戰》影片的拍攝、我軍恢復軍銜制、國慶大閱兵準備等重要工作的研究論證中,都大量運用了劉義權親手征集和整理的檔案資料。
“長年累月干檔案工作,老劉成為我軍‘活檔案’。我軍成立直到現在,部隊移防整編的沿革、駐地行政區劃分的變化、地名番號的更迭,都裝在老劉的腦子里……”計英春館長介紹說,每到需要查找檔案時,劉義權總是又快又準。
上世紀80年代,“三峽工程”再次提上黨中央、國務院議事日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劉義權配合總部,緊急調閱五六十年代長江三峽水利樞紐防空工程論證方案以及周總理生前關于該工程的指示等12份檔案。
1983年,劉義權受命為我軍恢復軍銜制查找歷史檔案,僅用一個晚上,他就查出五六十年代軍委總部關于編制評定軍銜的指示、意見、草案、決議等近500份檔案?偛客举澆唤^口,劉義權卻笑著說:“我也想盡快戴上軍銜!”5年之后,全軍恢復軍銜制。劉義權卻成了全軍第一批文職干部,不但沒有如愿戴上軍銜,連軍裝也沒有穿上。
回憶往事,總參辦公廳一位將軍深情地說:“今天的每一名共和國軍人,摸摸肩上的軍銜,都應當記住劉義權這個一輩子沒有戴過軍銜的老兵!”
他幫助不少失散軍人在風燭殘年圓了夢想:在墓碑上刻兩個字“老兵”
解放軍檔案館的主樓,猶如一塊頂天立地的豐碑。樓體中央,藍色玻璃鑲嵌出一個醒目的“V”字。
勝利!這里珍藏的一份份歷史檔案,銘記著我軍的勝利之路。然而,在劉義權眼中,收集這些珍貴檔案,不單單是為了回望輝煌。
“戰爭年代,一些軍人和部隊失散了,檔案館是他們證明自己歷史的惟一希望。有一個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胳膊上有槍疤,千里迢迢找到檔案館,流著淚給我們跪下,要求查找他在部隊的檔案。我們答應給他查,但老人回鄉不久,就去世了。老劉知道這個事情后,很痛心。他總是問我:我們館里到底有沒有這份檔案?”
談起這件往事,宋傳富處長心情沉重:“或許,老劉沒日沒夜,拼命收集失散在全國的我軍歷史檔案,情感的源頭就在這里!”
檔案浩如煙海,有時卻一頁難求。記者在庫房查閱檔案時,看見一個人默默地坐在一張桌子旁邊,亮著一盞臺燈,一聲不吭在翻閱卷宗。
他是副研究館員戰忠慶,正在利用劉義權和戰友們收集回來的檔案,查找一名老紅軍的下落。他說,這是總部機關下達的一項任務,已經查了兩個多月了,像大海撈針一樣。找到了一個同名同姓的人,開始很高興,后來發現不是要找的那個人,前功盡棄。但是,還要找下去……“我們走過了勝利之路,但是老劉從事的工作告訴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從哪里走來的,不要讓共和國的功臣流血又流淚!” 戰忠慶對記者說,利用劉義權千辛萬苦收集來的檔案,檔案館曾經幫助不少失散軍人在風燭殘年圓了夢想:在墓碑上刻兩個字:“老兵”。當他們能夠最終埋骨陵園,魂歸軍旅,與千千萬萬生前戰友睡在一起,他們會感到溫暖,含笑九泉——共和國沒有忘記他們!劉義權,用畢生執著的追尋,用一份份浸滿硝煙的歷史檔案,為我們這些活在世界上的人,打開了通向歷史深處的隧道。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劉義權收集整理的檔案,我軍先后查證了數萬名失蹤和犧牲烈士的下落。
翻開他收集來的一份八路軍某部1945年抗日烈士登記表,記者如實摘錄下這些血染的名字——
戰士張振明,28歲,河南滑縣人,犧牲日期3月12日,來隊一日犧牲。
伙夫楊興蘭,38歲,河南南陽人,犧牲日期3月25日,來隊當天犧牲。
通信員石家福,20歲,籍貫不詳,犧牲日期3月28日,來隊當天犧牲。
伙夫張啞巴,歲數不詳,真名不詳。4月18日犧牲。備注一欄中特別注釋:啞巴不會說話……
指著這行特別的“備注”,宋傳富這樣說:“像張啞巴一樣的無名烈士,何止千千萬萬。他們血灑疆場,埋骨青山,沒有給我們留下一句話。但是,老劉守望歷史、呵護歷史、追尋歷史的工作讓沉默的他們能夠開口講話,告訴今天的我們許許多多前所未聞的往事!”
一位美國海軍少將拉住他的手,含著眼淚說:“您是一位英雄”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翻開燙印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館徽的文件夾,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驚呼起來。
2006年7月,軍委領導訪問美國,從解放軍檔案館復制了劉義權參與收集的兩份檔案資料,作為特殊的禮物,送給了拉姆斯菲爾德。
兩份檔案,記載著兩位美國飛行員在中國的背影——
一個是二戰時期協助中國抗戰,跳傘被我抗日東江縱隊營救的美國飛行員科爾;一個是1956年駕機侵入我舟山群島上空,被人民空軍擊落的美軍飛行員迪恩。后者,生前是拉姆斯菲爾德的密友。
這一年,中美兩國軍事檔案合作拉開序幕。
兩年之后,中美兩國國防部就查找朝鮮戰爭前后美軍失蹤人員下落開展軍事檔案合作簽署備忘錄,雙方軍事檔案合作正式啟動。已經退休的劉義權被聘為專家組成員,負責從中國人民志愿軍檔案中查找鑒定線索。他對領導表態:“搜尋美軍失蹤人員線索,是一項人道主義工作,意義重大,我會有始有終地干好。”
這是他的一個承諾。從此,他每天按時來館里上班,埋頭潛入歷史的瀚海。
“我館收藏的志愿軍檔案達數十萬件之多,時間跨度長達9年,距離現在已經半個世紀!蓖诵莞刹客肯睬,拿出幾本志愿軍檔案給記者看:紙質五花八門,有的薄如蟬翼,有的發黃變脆,有的字跡模糊,不要說查找,就是辨認都很困難。
戴著老花鏡,拿著放大鏡,劉義權一查就是幾個小時,一坐就是半天。去年上半年,他的身體開始出現警訊:小腹疼痛,大便帶血……
2008年9月,在館領導和同志們一再催促下,劉義權抽出時間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他揣著檢查報告,直接從醫院趕到辦公室,紅著眼圈對處領導說:“我的時間不多了。任務沒完成,我不甘心……”
一周后,劉義權走上手術臺。醫生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淋巴……
“老劉又回來上班了!”今年春節剛過,這個消息震驚了檔案館。館領導勸他好好保養身體,劉義權說:“你們要是真想讓我多活幾天,就讓我工作!”
“我發現,他看卷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一次給他調20卷,他很快就看完了,催著我們給他再拿,嘴里一個勁地說:再給點、再給點……”憶及往事,館員尤宏熱淚盈眶:“再給點,這是他過去收集檔案時向人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他一輩子在搶時間。這次,是向人生終點的沖刺!”
這是一份劉義權查找鑒定志愿軍檔案的工作量統計表:癌癥確診前,他鑒定3409卷、5.1萬件。確診后8個月,他鑒定了362卷、5000多件。經他清點標注的檔案,有41355頁之多……今年4月9日,美國國防部檔案代表團訪問解放軍檔案館,見到了第6次化療后仍在伏案工作的劉義權。聽計英春館長介紹了劉義權的事跡,美方全體人員肅然起敬,集體鼓掌表達敬意。
掌聲中,美方代表多娜·克里斯普海軍少將眼含熱淚,把一枚證章放在劉義權的手心,說:“您是一位英雄!”
看到表彰他的文件,兄弟檔案館很多人大吃一驚:“老劉就是劉義權啊”
5月25日,解放軍檔案館召開大會,授予劉義權“蘭臺獎”特等獎。散會后,他默默走進辦公室,拿起一塊抹布,將辦公桌擦了又擦。
他,在向自己摯愛的崗位告別。第二天,他再次住進醫院。檢查顯示,癌細胞已經侵入髖臼、肺部……
6月中旬,記者來到劉義權空蕩蕩的辦公桌前,看到桌子上的一個小盒子里,裝著他平時翻閱檔案的橡膠指套,已經磨得發黑。桌上,還有一個放大鏡、一臺統計檔案頁數的計算器。查找劉義權的照片,記者犯了難:絕大多數在館里拍攝的照片上,他都是戴著口罩,穿著白大褂,沒有露出一張完整的臉。集體合影,劉義權又總是站在最邊上,憨憨地笑……
這是一個太平凡的軍人。看到表彰他的文件,兄弟檔案館很多同志大吃一驚:“老劉就是劉義權。 彼麄兌贾,解放軍檔案館有個整天來收集檔案的老劉,電話里整天“老劉老劉”叫得很親熱,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老劉就像一壺好茶,慢慢品才有味道。”檔案館的許多同志這樣評價他。
為什么他直到退休還是中級職稱?人們過去只知道,凡是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老劉不爭也不搶,F在,人們明白了:別人在寫論文、學外語的時候,他把時間都跑在了路上,精力都花在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檔案收集上……
“沒有高級職稱,不見得不是專家!睓n案館綜合處處長李鋼這樣說。翻開劉義權1994年起草的一份《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接收文書檔案細則》——檔案用什么針線來裝訂、天頭地角留多少空白、封皮用什么質地的牛皮紙、規格尺寸是多少,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很多檔案館的老同志眼里,劉義權的職業精神體現在這些細微之處——
“老劉拿檔案的時候,從不在桌子上拖,都是搬起來再輕輕放下。別人的喝水杯子是放在辦公桌上,他絕不放,生怕不小心打翻了淹了檔案!
“老劉翻檔案的時候,總是帶橡膠指套,不在有字跡的地方摸,只摸在空白處。有些檔案發干發脆怕潮,咳嗽的時候,他一定要站起來,扭過頭去……”
劉義權的妻子房素說起丈夫,淚光瑩瑩:“老劉長年累月總是坐著查檔案,褲子總是屁股這塊先磨破,上衣是胳膊肘這塊先磨破。最后一次住進醫院,他嘴里還念叨:志愿軍那批檔案,還有9000多件沒看完……”
“檔案工作,一輩子都干不完,但是值得用一輩子去干!边@是劉義權接受記者采訪時,看似無意喃喃低語的一句話。
告別檔案館,記者再次回望那座豐碑造型的主樓。天宇中,不知從哪扇窗口飄出一首《共和國之戀》。
頓時,記者思緒萬千,沉浸在檔案工作者那沉默的心!
“在愛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喚著你。在歌里,在夢里,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v然我撲倒在地,一顆心托舉著你。晨曦里,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熱點排行
吳強忠:勇戰病魔身不倒 一心…
法律之刃守護人性尊嚴:從山西…
黨建引領激活“銀發力量”助力…
廖衛芳:求職先做555道MB…
趙文雅 樊蕊:為什么當下詐騙…
齊毓琦:年輕干部當戒“玩心”…
廖衛芳:警惕“高分屏蔽生”成…
淺議信訪與調解之間注重技巧與…
翟雅婧:治理網絡“黑話爛!薄
王輝:違規攤派送別宴費用,作…
文章搜索
關鍵字:
*
類別:
請選擇類別...
政企前沿
→司法動態
→法案大觀
→黨政人大
→社會管理
企業論壇
→法治論壇
→熱點評說
→黨建廉政
政策研究
→專家觀點
→法治探討
→舉案說法
行業法治
→經濟法治
→工商消費
→衛生人口
→工青婦老
→文教科技
→文苑感言
法律服務
→普 法
→法 援
→調 解
→公 律
→企業之家
法律咨詢
→憲法類
→社會行政法
→經濟法類
→民商法類
→刑法類
→訴訟法類
維權動態
→維權案例
→維權行動
→維權公告
理事會員
黑龍江省同江市向陽鎮向陽村村…
黑龍江省綏棱縣興林木材加工廠
賓縣賓泓牲畜飼養專業合作社
中和康養(天津)健康科技集團…
余姚市圓通速遞有限公司
錦州中德波紋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市二建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富百禾有限公司
莆田市日友貿易有限公司
吉林敖建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關于我們
|
組織機構
|
網站章程
|
會員服務
|
合作指南
|
留言建議
|
聯系我們
[企業顧問網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國法治雜志社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852 3188 0682
北京聯絡處 聯系電話:010-63469188
地址:香港九龍旺角新填地街470號海島中心23樓1室 [
投稿熱線:cermn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