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土地就是農民的希望田野,每一寸土地的順暢流轉與合理使用,都關乎著全年的收成。近日,柳河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三起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糾紛案件,以司法力量為“三農”發展保駕護航,讓矛盾化解在田間地頭,為春耕生產按下“加速鍵”。
自2021年起,柳河縣亨通鎮某村出現多起村民承包集體土地卻未交納承包費的情況,村委會多次上門催交,然而,村民之間相互串通,拒不交納。無奈之下,村委會將其中三戶村民訴至法院。
正值春耕的關鍵時期,承辦法官與調解員深知案件的緊迫性,于是迅速開展工作,到村里逐戶調查走訪,詳細了解每戶承包土地的具體情況,找準了矛盾的癥結所在。“你看,土地承包合同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按時交納承包費是應盡的義務,而且現在正是春耕的時候,把這個糾紛解決了,你也能安心種地了啊。”法官耐心地解釋道。
經過多輪調解,村民的態度逐漸緩和。最終,被起訴的三戶村民當場表示:“法官說得在理,我們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隨后,他們當場交納了承包費用。剩余幾戶村民得知消息后,也主動將所欠承包費一次性交付。至此,這起糾紛得到徹底化解,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
近年來,柳河法院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調解意識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秉持應調盡調、能調盡調的原則,力求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此次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糾紛的成功調解,不僅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彰顯了法院在服務“三農”、保障民生方面的責任與擔當,為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營造了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