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寶雞的周先生兩次遭遇了“救護車”轉運重病老母親中途加價的事。本來說好從寶雞送病人到西安是3000元,結果半路多加了400元,等再從西安轉院回寶雞的時候,說好1300元,后來又多加了100 元。(5月10日齊魯網)
據報道,種種細節表明,周先生遇見的救護車極有可能是“黑救護車”。例如,他明明找的是輛陜U牌照的救護車,來的卻是一輛掛浙江牌照的救護車,車上三個醫護人員操著東北口音,連制服也沒穿。此外,諸如遲到近一小時、帶的東西不齊全、不加價就不發車等表現,也與正規救護車服務有著天壤之別。
近年來,各地類似坐地起價、漫天要價、無經營資質的“黑救護車”事件屢有發生,這不僅加重了患者和家屬急救轉運的經濟負擔,而且也擾亂了正常的救護車急救轉運。其中,由于“黑救護車”大多無合法經營手續,醫護人員也不具備執醫資格等原因,因而也極易延誤患者的救治時間,甚至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打擊“黑救護車”坐地起價,還需多方發力。首先,衛健部門要積極承擔起監管的主體責任,對救護車的經營資質、醫護人員的執醫資格、收費標準等要進行全面、嚴格的把關,對不符合標準和要求的要堅決予以取締,從而嚴防“黑救護車”混入其中,坑騙坑害患者。
其次,執法部門對“黑救護車”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嚴懲一起,不妨通過高額罰單、列入“黑名單”、追究法律責任等多種處罰手段加以嚴懲,讓其既付出“經濟代價”,又付出“法律代價”,從而鏟除“黑救護車”的生存土壤,讓其失去市場。
其三,醫院方要嚴把審核關,絕不讓來路不明的“黑救護車”承接急救患者的轉運任務。同時,醫院方要嚴防“內鬼”,絕不讓“內鬼”與“黑救護車”經營者沆瀣一氣,里應外合。近年來,多地發生的“黑救護車”坐地起價事件,不少就是院方“內鬼”所致,亟須引起院方的高度重視。
此外,患者或患者家屬一旦遭遇“黑救護車”坐地起價,既要堅決說“不”,又要積極大膽地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讓“黑救護車”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切忌“裝啞巴”,自認倒霉,任憑“黑救護車”宰割,從而助長其囂張氣焰。
總之,打擊“黑救護車”坐地起價不法行為,需要監管、執法、醫院等相關部門,包括患者和家屬,形成聯動,多方發力,從而徹底鏟除“黑救護車”的生存土壤,切實維護廣大患者的合法權益。(浙江省開化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