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80后副區長奢靡成癮10年網貸781萬”的事件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令人咋舌的貸款金額與荒誕的行為,本應是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反面案例,可部分網友卻拋出“寧貸不貪的清流”這般荒謬言論,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亟待正本清源,予以駁斥。
網貸781萬絕非小事,這背后是欲望的極度失控。從案例細節來看,這位副區長為追求所謂“領導排場”,對新款手機、高端汽車趨之若鶩。短短5年花70余萬購置手機,汽車也是頻繁更換,如此奢靡消費,早已背離了公職人員應有的生活作風與價值追求。公職人員的收入是清晰穩定的,這般遠超自身收入水平的消費,體現的是其思想上對享樂主義的沉溺,對奢靡生活的盲目追逐,是對黨紀國法的公然漠視,是對廉潔自律準則的肆意踐踏,哪里有半點“清流”的影子?
而說其“寧貸不貪”更是無稽之談。該副區長的行為軌跡是典型的由風及腐,網貸只是開端,當網貸本息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不堪重負之下,他終究沒能守住廉潔底線。他利用職務之便,在項目承攬、款項撥付等關鍵事務上為他人謀利,非法收受財物,從網貸的深淵邁向了貪腐的泥沼,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這表明他并非“不貪”,只是在貪欲膨脹的過程中,借貸成為了前期滿足私欲的手段,而當借貸無法支撐奢靡生活時,貪腐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其本質是一個被欲望吞噬的腐敗官員,和“清流”毫無關聯。
部分網友產生這種錯誤認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對貪腐的形式和危害認識不足,單純從表面看,認為沒有直接貪污公款就不算嚴重問題,忽視了這種通過借貸滿足私欲進而走向貪腐的惡劣行徑,同樣損害了公職人員的形象,侵蝕了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一些人缺乏對公職人員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的深入理解,沒有意識到公職人員本就應廉潔奉公,任何背離廉潔原則的行為都不可取,無論是網貸還是貪腐,都不能被容忍。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當下,必須要明確,廉潔奉公是公職人員的基本準則,容不得半點含糊和歪曲。對于此類事件,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能讓“寧貸不貪”這樣的歪理邪說混淆視聽,更不能讓其成為腐敗行為的遮羞布。唯有如此,才能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維護政府公信力,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為人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