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河縣人民法院成功執結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被執行人王某因拒不履行還款義務且惡意轉移財產,最終在司法拘留壓力下全額清償債務,其涉嫌拒執罪犯罪線索已移交公安機關。
案情摘要:
申請人李某與被執行人王某本是好友,王某因經營漢堡店資金周轉困難,向李某借款10萬元。李某念及朋友情分,當天就把10萬元打到了王某的銀行卡內。后李某因孩子升學急需用錢,便找到王某多次催討欠款,王某卻以“沒錢”為由推諉拒還。無奈之下,李某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王某償還借款本息。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王某仍堅稱自己沒有能力償還欠款,但李某向法院提供證據,證明王某經營的漢堡店日常營收穩定。在證據面前,王某仍想抵賴,便拿出自己的微信賬單,說自己每天都沒有收入進賬。就在這時,執行法官想到現在外賣行業發達,漢堡店收入應該大多數來自外賣訂單,于是便讓王某打開漢堡店的兩個外賣平臺APP。
執行法官調查發現,漢堡店在兩個外賣平臺平均日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王某為逃避執行,將外賣平臺收入通過綁定老丈人和兒子的銀行卡進行轉移,試圖隱匿財產,其行為已經構成了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面對鐵證如山的證據,王某百口莫辯,執行法官當日就對王某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并將其涉嫌犯罪線索移交至公安機關。
在司法拘留的第三天,王某通過家屬將欠款本金及利息全部償還給申請人李某,本案順利執行完畢,但王某仍需為其拒執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法官說法:
當前被執行人逃避執行的手段花樣百出,愈發隱蔽,但終究躲不過執行法官的一雙“慧眼”。本案中,王某雖最終履行債務,但其拒執行為已觸犯法律,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此提醒:任何企圖通過隱匿、轉移財產逃避執行的行為,均將受到嚴厲懲處,切莫因一時僥幸觸碰法律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