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一家酒店小熊貓叫早服務引發爭議。有家長曬出孩子在酒店床上與小熊貓親密互動合影的照片,并配文“小熊貓叫早”。重慶市林業局回應稱,已責成提供該服務的酒店立即停止該活動,并派專員赴現場開展調查核實工作。(6 月19日《現代快報》)
據報道,自該酒店推出“小熊貓叫早”服務以來,不僅房間預訂十分火爆,而且房價也飆升到每晚2000至3000元左右。這說明,該酒店推出的“小熊貓叫早”服務,已經成功達到了從“吸睛”到“變現”的目的。
但殊不知,“小熊貓叫早”服務對酒店住客而言,至少存有兩大風險和隱患。其一,小熊貓雖然屬于性格溫順類動物,但它仍存有一定的野性,其咬合力極強,有攻擊傷人的可能。今年2月11日,在南通一野生動物園酒店里,就有一名住客被叫早的小熊貓咬傷手臂。其二,這些叫早的小熊貓雖然已經接種過相關疫苗,但如果零距離接觸住客,仍存在傳播病毒的風險。
加之,小熊貓在酒店客房里逛來逛去,從一張床跳上另一張床,對住客來說,這很不衛生;而對小熊貓而言,這也很不安全。萬一小熊貓從床上摔落,極易對其造成傷害,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再則,小熊貓屬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理應受到相關部門必要的保護。如果酒店通過“小熊貓叫早”服務,大搞商業營銷活動,這顯然涉嫌違法違規。
因此,筆者以為,對酒店推出的“小熊貓叫早”服務,相關部門不能“坐視不管”。一方面,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應積極行動起來,對酒店利用小熊貓大搞商業營銷活動的危險做法和違法違規行為,不妨通過緊急叫停、停業整頓,甚至從業禁止等多種方式,既規范酒店商業營銷行為,又切實加強對小熊貓的必要保護。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必要的普法宣傳和教育,不妨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專題普法講座等方式,對酒店行業利用野生動物進行商業營銷活動行為予以必要的整頓和規范,倒逼其遵守行業規范,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自覺做到不提供“小熊貓叫早”服務。
小熊貓不是人類的玩物,更不是酒店的“流量密碼”。希望相關部門本著保護野生動物的職責,盡快叫停酒店的“小熊貓叫早”服務。同時,也希望酒店經營者本著住客安全至上的經營服務理念,別再提供類似的“小熊貓叫早”服務了。(浙江省開化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