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臨近之際,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成長環境。從江縣司法局牽頭組織法院、檢察院、公安等多部門,組成法治副校長“1+N”服務團隊深入轄區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暑假前最后一課”宣傳活動。此次活動覆蓋全縣86所學校,惠及師生及家長15000余人,以“接地氣、有溫度、重實效”的特色做法,讓法治教育真正走進青少年生活。
一、創新形式,讓法治教育“活”起來。
打破“你講我聽”的傳統模式,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解鎖法治知識。一是精心編制《防性侵小課堂》《禁毒小衛士》等系列故事,將“隱私部位不能碰”“毒品陷阱要遠離”等知識點搭配簡單手勢動作,讓小學生在在唱跳中輕松掌握安全常識;二是選取“校園欺凌”“未成年人盜竊”等典型案例,組織“模擬法庭”活動,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檢察官、辯護人等角色,在還原庭審流程的過程中,直觀理解“法的邊界”與“責任擔當”;三是帶來“防身術小課堂”,現場演示“被拖拽時如何掙脫”遇到陌人搭訕怎么應對”等實用技巧,邀請學生上臺實操,在互動中強化防侵害能力;四是設計“法治知識闖關”游戲,通過“看圖識風險”“案例連連看”等環節,讓學生在闖關答題中鞏固所學,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轉變。
二、精準施教,讓法治內容“準”起來
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量身定制”內容,確保法治教育既“有深度”又“能聽懂”。針對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以“認識危險、學會求助”為核心,通過繪本共讀、安全兒歌傳唱、“紅綠燈小游戲”等形式,普及“不跟陌生人走”“過馬路看信號”“遠離野外水域”等基礎安全知識,讓孩子在趣味中建立風險認知;面向小學高年級及初中,聚焦“防詐騙、防校園欺凌、禁毒”等熱點知識,結合轄區真實案例解析“游戲賬號詐騙”等風險,用“案例+法條”的方式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的界限,發放《青少年法治口袋書》,用漫畫圖解法律條文;結合高中生成長需求,側重“法治與成長”主題,圍繞“網絡言論邊界”“校園貸陷阱”等內容,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開展專題講座,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并尊重他人權利”,培養理性法治思維。
三、家校聯動,讓守護力量“聚”起來
將法治教育延伸至家庭,構建“校園+家庭”協同防護網。一是召開“家校共育法治會”,向家長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監護責任”條款,結合“暑期孩子獨處安全”“網絡沉迷預防”等話題,分享“家庭法治教育五步法”,幫助家長掌握“以案釋法”的溝通技巧。二是組織“法治小使者”活動,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向家長“反向科普”,通過“我教爸媽識騙局”“家庭安全隱患排查”等任務,讓法治知識成為連接家校的紐帶。
此次“暑期放學前最后一課”宣傳活動,不僅讓青少年學到了實用的法律知識與自護技能,更在校園中厚植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下一步,從江縣司法局將持續優化法治副校長“1+N”服務模式,結合不同季節安全重點,推出“開學法治第一課”“暑期安全云課堂”等系列活動,讓法治陽光始終照亮青少年成長之路。(作者單位:貴州省從江縣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