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河南駐馬店的馬先生去銀行取錢,本息合計30227.94元,結果只收到了30227元,發現還有0.94元沒能取出來,業務員稱沒有零錢,但馬先生不滿1元全部被抹掉,質疑業務員違規操作,拍視頻質問后,對方給了8毛,并表示只有這么多了。銀行工作人員這種“反向抹零”行為,受到廣大網友熱議。
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易,在無零錢的情況下,運用“四舍五入”法較為普遍,無論向下抹零還是向上抹零,只要說在明處,人們都不會計較,尤其經營者與消費者交易,為了和氣生財,招攬回頭客,經營者一般都會“正向抹零”,讓利于民,達到消費者滿意。
在公眾眼里,銀行是最講信用的行業,具有絕對的可信度和“品牌效應”,所以才敢放心地把錢存進銀行,隨存隨取,靈活方便。銀行確保對公眾的儲蓄安全,存取款本息分毫都不能出現差錯,這就是信譽。同樣,儲戶也必須遵守銀行規定,講究誠信,對借貸款按約償還,如果失信不還,就會受到懲戒。由此可見,銀行的性質決定了與其他經營行業不同,在儲蓄借貸工作中,不能違反規章制度,不能與儲戶討價還價,不能搞“四舍五入”,更不能“反向抹零”。
這名業務員的“ 反向抹零”,雖然涉及的金額很小,但也是一種違規違法行為,有損銀行的信譽。《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證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絕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儲戶在銀行的存款,無論多少,哪怕一角一分,都是個人的合法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侵犯。 如果銀行都從每個儲戶克扣一點錢,積少成多,加起來數字可就大了。對于侵害儲戶利益的違規違法行為,輕者要受紀律處分,重者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這家銀行對涉事業務員的處理還算及時,責令其給儲戶賠禮道歉,退還了抹去的零錢,并予以停職。這個問題雖屬個別,但也折射出銀行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給金融行業敲響法治警鐘。對于這一事件的處理,可以說是堂法治課,有助于提升儲戶的法治維權意識和金融服務者誠信守法的意識,喚醒對客戶權利的尊重保護意識。各個金融服務行業都應當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對職工的法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保護客戶權益意識,搞好便民利民惠民服務,以實際行動維護金融行業信譽,不斷提高廣大客戶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者單位:河北省井陘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