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偉大建黨精神中,包含“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我們黨在斗爭中誕生、發展、壯大,敢于斗爭是鮮明品格。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將依靠斗爭走向未來。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要敢斗爭、善斗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讓斗爭精神成為自身“標配”,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賡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血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貫穿黨百年奮斗歷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團結帶領人民勇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抗擊霸權主義的顛覆挑釁,戰勝貧困落后與各類風險挑戰,創造“四個偉大成就” 。斗爭精神早已融入黨的血脈,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法寶。實現偉大夢想,需頑強賡續斗爭血性,在大是大非前亮劍,矛盾問題前迎難而上,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對歪風邪氣、錯誤言行堅決說“不”,越是艱險越向前。
涵養“一葉落知天下秋”的斗爭悟性。斗爭是門藝術,需敢戰善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的斗爭有方向、立場和原則。斗爭不是爭強斗狠,要提升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從政治高度看問題、察形勢、把握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復雜形勢中找準斗爭方向。善斗爭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常態化排查風險、整治問題,以如履薄冰的謹慎防范化解風險。
錘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斗爭韌性。“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斗爭本領不會憑空而來,需經嚴格訓練打磨。鍛造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要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發力。構建系統培訓體系,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政治能力;加強專業訓練,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讓干部敢于扛事、善于成事。把優秀年輕干部放到艱苦復雜的重大斗爭一線,讓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歷練掌舵領航的能力。(石家莊市新樂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