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法官之前不遺余力的調解,否則我們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回這筆錢!”原告方代表李某從辦案法官魏巖手中接過現金后,對辦案法官魏巖說到。
2025年6月10日,原告方代表李某在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調解室內接過5萬元現金,聲音有些發顫的法官表示感謝。
事情發生在2024年年初,當時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受雇于被告某某公司參與廠區綠化工程,原告方李某等10名工人與被告某某公司雙方約定薪酬按照實際工作時長、工作難度以及完成的綠化面積進行核算。
施工過程中,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按時按質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工程結束后,被告某某公司卻因此前承接的多個項目回款延遲、流動資金匱乏,無法及時兌現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的近42.36萬元勞務費。
面對日常開銷時的捉襟見肘,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此后半年多的時間里,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跑了不知道多少趟被告某某公司討要說法,可被告某某公司卻遲遲沒有回應。無奈之下,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將被告某某公司于2025年5月10日起訴至寬法院。
接到案件后,辦案法官魏巖當即啟動了“涉民生案件綠色通道”,當天立案、當天分案,次日便組織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與被告某某公司雙方在法庭調解室進行調解。
“我們也不愿意拖欠你們的辛苦錢,但現在公司賬上真沒有錢了。”被告某某公司代理人王某(化名)解釋道。
“那么大一個企業,咋能說沒錢就沒錢了。”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眉頭緊鎖。
面對僵持不下的局面,辦案法官魏巖一邊向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與被告某某公司釋明法律法規,一邊安撫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的激動情緒,并向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受雇于被告某某公司雙方列舉同類案件的解決方案,逐一分析利弊。
待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受雇于被告某某公司雙方情緒稍緩,辦案法官魏巖拿出工人考勤記錄和企業資產負債表擺到他們面前。
“如果公司用閑置的綠化灑水車和修剪設備作價抵償給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他們就可以將這些閑置設備租賃出去或者利用起來,增加一些收入,剩余欠款你們可以分期支付,等回款到賬后優先給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他們。”說著,辦案法官魏巖調出另一企業通過“以物抵債+分期履行”重獲生機的案例臺賬。
“你們看,這是調解的某廠欠款案,就是用這個模式,企業活了,工人工資也結清了。”
聽完辦案法官魏巖說的話,被告某某公司委托代理人率先開了口:“公司剛好有一筆工程回款,我們可以先期支付給工友,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其余資金回籠后我們會盡快支付全部欠款。”
見事情有了轉機,辦案法院魏巖向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講明了被告某某公司的現實困境:
“若進入強制執行程序,對公司賬戶、設備等進行查封扣押,公司可能面臨停工,到時候大家更難拿到工資。”辦案法官魏巖說到。
為消除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的顧慮,辦案法官魏巖還協調被告某某公司將合同復印件等提交備案。
“相信被告某某公司不會失信我們。”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商量后,同意被告某某公司提出的履行方案。
達成和解協議后,被告某某公司于2025年6月10日給付原告方代表李某等10名工人5萬元,并在之后的二個月時間按照約定按時完成27.36萬元款項給付。
“感謝法官的調解讓公司有了‘緩沖期’,現在項目運轉正常,我們很快就能結清全部欠款。”在回訪中,被告某某公司王某高興地告訴辦案法官魏巖。(作者單位:孟村縣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