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薪火相傳的中堅力量,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以昂揚的斗志、過硬的本領、優良的品格,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的新征程上奏響青春的旋律。
一、以我將無“我”的真摯情懷,筑牢理想堅定一心為民的信念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一是堅定政治立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年輕干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一顆“赤誠之心”,做一個政治上的老實人。二是用好榜樣力量。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業績和具體行動中感悟思想偉力,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本色,從而涵養遠大抱負、厚植家國情懷。三是踐行群眾路線。按照“群眾認可的,我們就堅持,群眾反對的,我們就整治”的工作思路,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通過入戶幫扶、走訪調研等方式傾聽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事。
二、以“鍥而不舍”的堅韌執著,發揚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的斗爭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要時刻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作為年輕干部,一是要在前輩的手中接過斗爭的接力棒,著力解決民生、科技、經濟等領域長期存在各項難題,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增強敢于斗爭的思想警惕。年輕干部要擦亮眼睛,正確面對事關政治原則的錯誤言行、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各種行徑,防止患上嗅不出敵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癥,甚至淪為“幫兇”。三是培養敢于斗爭的意志品格。從思想上克服不愿斗爭的“軟骨病”、不敢斗爭的“恐懼癥”,保持年輕人的激情和活力,在大是大非、公平正義、國家利益面前,敢于亮劍、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三、以“知也無涯”的謙虛謹慎,錘煉勤學善問慎思篤行的過硬本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煉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面對時代新要求、新形勢、新挑戰,年輕干部必須敢于自我革新,增強干事本領。一是敏而好學、學而不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樹牢“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理念,對先進理論、優秀傳統文化、業務知識、法律法規等進行系統學習,堅持學原文、知原義、悟原理,努力克服能力恐慌。二是審問求知、問計于師。“學問學問,學要肯問”,多向單位老同志虛心請教,圍繞不同話題展開討論,認真聽取和領會工作方法和處事內涵,拓寬工作思路,同時也要善于發問,先問已后問人,才能把問題問準問實,切忌主觀臆斷、不懂裝懂,做一個不因疑難細小而忽視問、不因問題“淺易”而不屑于問、更不因怕失身份而恥于問的“小學生”。三是慎重思索、觸類旁通。“學而不思則罔”,通過思考將所學所問轉化為自身能力,做一個思考型干部,學會全局性思考,從大局著眼、局部著手,把握工作整體性;學會前瞻性思考,站在單位負責人的角度看問題,做到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學會發散性思考,以中心工作為圓心,把相關工作考慮周全;學會逆向性思考,工作順利記得查漏補缺、工作失誤不忘總結教訓。四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敢于去疫情防控、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一線工作中摔打歷練,把解決“急難險重”問題視為“黃金機會”,通過學與問、實與煉的結合,鍛造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能打硬仗的工作能力。(作者單位:孟店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