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部,通常用來形容職位低、權力小的干部。總是有個別干部戲稱自己為“芝麻綠豆官”,認為所做之事也影響不了國之大局。干部雖有級別之分,但絕無責任大小之別。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莫道“小干部”無用,地方全靠“小干部”。越小的職位,越貼近群眾,越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越小的權力,越能解決實際問題,越是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
聚沙可成塔,以小能見大,小干部不“小”。在基層,身邊偶有“我們這種小干部,哪里需要上升到那種國家高度”的聲音。這種“戲謔”正是因為個別小干部對自己定位過低、要求不高、眼界不寬。“小”干部其實并不“小”,小干部往往正是大政策的最初起草者,同時也是所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窗口”,站在社會治理“大平臺”的第一線,在與群眾接觸的第一線,面對的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點點滴滴,都折射出共產黨為民造福的大事業。
成就大事業,唯有大格局而已。所謂“格局”就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以及看問題的深度和境界。境界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站位高低、眼界寬窄、成就大小。有大格局的人,常常胸有大丘壑,心有“定盤星”,能統攬全局,合理布局,更能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倘若內心格局大,心里裝著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即使再小的事情也能找到人生價值;倘若內心格局小,心里裝的是自己的“五斗米”,患得患失,只盯著一點,著力一處,那么遇到一點困難和風險,就容易退縮、裹足不前,失去方向。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將會面對更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要想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必須擁有大格局。
“小干部”之“小”可以是職位低、權力小,但絕不能是格局之“小”。崗位不大,但境界不可不大。小干部的眼界寬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基層事業發展的程度高低。只有胸懷大局,才能決勝于千里之外。所謂,心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思路有多寬廣,舞臺就有多廣闊。胸懷大格局,路行千萬里,方有大作為,必成大事業。作為各地域規劃者、謀事者的小干部們,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前瞻意識和大局意識,把身邊小事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學會用長遠的眼光觀察形勢,分析問題。把終生學習作為個人的工作需要和精神追求,靠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的反復歷練,鍛煉能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的能力,從而更明晰自身在全局中所處的位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