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力戒形式主義的思路始終如一:“把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干好有用的事,少做無用功”形式主義是束縛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手腳的沉重枷鎖。基層干部疲于應付各種檢查、報表、會議,真正用于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時間和精力所剩無幾。這種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基層工作時效,更挫傷了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突破形式束縛,為基層干部松減負迫在眉睫。
一、形式主義之困:基層干部的難言之痛
基層干部身處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本應是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執行者。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卻常常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小品《花架子》可謂是對基層形式主義問題的藝術再現:“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堂食要坐在外面營造假象”等,使原本的指令走了樣兒,變了味兒,成了“面子工程”。
這種狀況嚴重背離了黨的群眾路線,扭曲了干事創業的正確導向。久而久之,不僅影響了干群關系,也消磨了干部的工作熱情。
二、黨紀要求:為基層減負提供制度保障
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減負工作,將其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深入糾治形式主義與為基層減負松綁緊密結合。出臺各類政策文件,多次召開專項工作會議,建立減負機制等舉措。意在堅決糾治形式主義這個“頑瘴痼疾”。
這些黨紀工作為基層減負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通過嚴格的紀律約束,能夠有效遏制一些部門和領導干部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的傾向,推動形成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三、實干興邦:讓基層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松綁減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基層干部能夠輕裝上陣,在實干中創造業績。只有破除形式主義束縛,才能讓基層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創業上。松綁減負不是降低工作要求,而是為了讓工作更有效率、更有質量。防止重“形”不重“效”。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我們要以黨紀為尺,以實干為要,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讓基層干部從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去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訴求。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基層活力,讓基層干部在實干中綻放光彩,凝聚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