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時代發展的最強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筑牢改革的群眾基礎至關重要。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實現改革的目標。
一、改革與群眾基礎的緊密關系
(一)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人民群眾
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還是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的改革,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體力量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改革的主體力量。改革的每一項決策、每一個舉措,都需要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改革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科學合理。
(三)筑牢群眾基礎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如果沒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改革就難以順利推進,甚至可能會出現停滯不前或失敗的情況。只有筑牢改革的群眾基礎,讓人民群眾充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才能確保改革取得成功。
二、當前改革中面臨的群眾基礎問題
(一)部分群眾對改革的認識不足
一些群眾對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對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措施不了解,存在觀望、等待甚至抵觸的情緒。
(二)利益調整引發的矛盾和問題
改革必然會涉及到利益調整,一些群眾可能會因為自身利益受到影響而對改革產生不滿和抵觸情緒。特別是在涉及到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社會保障等敏感問題時,容易引發矛盾和糾紛。
(三)群眾參與改革的渠道不暢
目前,群眾參與改革的渠道還不夠暢通,缺乏有效的參與機制和平臺。一些群眾有參與改革的熱情和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參與,導致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無法得到及時反饋和采納。
三、筑牢改革群眾基礎的重要舉措
(一)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對改革的認識
1. 廣泛宣傳改革的重要意義和目標任務。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平臺、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目標任務,讓群眾充分認識到改革是關系到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大事。
2. 深入解讀改革的政策措施。組織專家學者、領導干部等深入基層,向群眾解讀改革的政策措施,讓群眾了解改革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步驟,消除群眾的疑慮和困惑。
3. 樹立改革典型,激發群眾參與改革的熱情。及時總結和宣傳改革中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讓群眾看到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和好處,激發他們參與改革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妥善處理利益關系,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1.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導向。在改革過程中,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和實際需求,確保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2. 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針對改革中可能出現的利益矛盾和問題,要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3. 加強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在改革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加大對他們的幫扶力度,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拓寬群眾參與渠道,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1. 建立健全群眾參與機制。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明確群眾參與改革的權利和義務,建立健全群眾參與改革的機制和程序,保障群眾的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2. 搭建群眾參與平臺。通過設立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建立網絡互動平臺等方式,為群眾參與改革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平臺。同時,要積極組織群眾開展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活動,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3. 鼓勵群眾創新實踐。要充分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群眾在改革中大膽創新、積極實踐,為改革提供更多的經驗和做法。對群眾的創新實踐成果要及時總結推廣,激發群眾的創新活力。
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筑牢改革群眾基礎中的作用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1. 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基層黨組織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 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基層黨組織要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宗旨,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切實解決好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他們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 3. 加強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要嚴格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素質。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陣地建設,為黨員干部和群眾提供良好的學習、活動場所。
(二)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改革共識
1. 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基層黨組織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對改革的認同感和支持度。
2. 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基層黨組織要密切關注群眾的思想動態和利益訴求,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做好釋疑解惑工作。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及時解決,不能推諉扯皮。
3. 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帶頭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為群眾樹立榜樣。要積極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群眾正確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調整,凝聚改革共識。
(三)組織群眾參與改革實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1. 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改革。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改革實踐,為改革出謀劃策、貢獻力量。要通過開展志愿服務、社區建設等活動,引導群眾在實踐中感受改革帶來的變化和好處。
2. 加強對改革實施情況的監督。基層黨組織要組織群眾對改革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確保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3. 推動改革成果共享。基層黨組織要積極推動改革成果共享,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要加強對改革成果的宣傳,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五、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為筑牢群眾基礎提供保障
(一)加強輿論引導,營造積極向上的改革氛圍
1. 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圍繞改革的主題,積極宣傳改革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為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 創新輿論宣傳方式。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輿論宣傳方式,提高輿論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化解矛盾糾紛。
3. 加強輿論監督。新聞媒體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改革中出現的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進行曝光,推動改革順利進行。
(二)弘揚改革精神,激發群眾的改革熱情
1. 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要通過宣傳改革中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群眾樹立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改革精神,激發他們的改革熱情和創造力。
2.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推進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為改革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3. 加強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改革文化氛圍。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改革文化氛圍,激發群眾的改革熱情和創造力。(石家莊市新樂市河北新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