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金色名片,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定力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這一系統性工程絕非朝夕之功,需以"三個統一"為方法論,構建標本兼治的長效機制。
示范引領與浸潤熏陶同頻共振。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既是作風建設的"火車頭",更是精神標桿。需以"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深化理論武裝,將八項規定精神熔鑄于靈魂深處,轉化為"三嚴三實"的自覺行動。通過"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形成"以上率下、以下促上"的示范效應。這種示范不是簡單的命令傳遞,而是用"春風化雨"的方式浸潤政治生態,使清正廉潔成為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
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雙向發力。面對"四風"隱形變異等頑疾,必須展現"刀刃向內"的革命勇氣。既要向"重災區"精準開刀,以"打虎拍蠅"形成高壓震懾;更要以"自剜腐肉"的決心推進反腐敗斗爭,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這種斗爭不是運動式整治,而是通過制度性安排將作風建設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在解決問題中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
短期攻堅與長效機制深度融合。作風建設既要"動真碰硬"的雷霆之勢,更要"抓常抓長"的戰略定力。在"兩個大局"交織的歷史節點,需以"常""長"標準推進治理:既要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又要培育廉潔文化的基因;既要嚴查"蠅貪蟻腐",更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這種治理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將八項規定精神轉化為制度性安排,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破題開路。
作風建設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支點。唯有以"三個統一"為行動指南,堅持政治自覺與行動自覺的高度統一,才能鍛造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政治定力,以作風建設新答卷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作者單位:滄州市運河區小王莊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