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梯非常平穩(wěn),支付的方式很新鮮,像乘公交車一樣刷卡支付,每天只需1元,價格便宜!”年過七旬的王師傅高興地說道。王師傅說的新電梯,是寧波市江北區(qū)外灘街道白沙社區(qū)磚橋巷小區(qū)二期的平臺電梯。電梯于5月21日正式啟用,惠及住戶95戶。據(jù)悉,這臺電梯最大的特色是居民前期不用出資,除去政府補貼的20萬元外,剩余的加裝費用由電梯公司墊資,電梯產(chǎn)權(quán)屬于業(yè)主所有。這也是全市首部付費乘坐的“共享電梯”。(5月23日《寧波晚報》)
眼下,在很多城市的老舊小區(qū)里,六七層以下的老舊樓房一般沒有安裝電梯。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和提高,不少居民對自己的居住條件和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其中,“加裝電梯”的呼聲最高,許多小區(qū)居民把“加裝電梯”列入了議事日程,甚至是辦事日程。
但由于同住一幢樓的住戶對各自利益考慮的分歧,“加裝電梯”往往難以達成共識,反而會遭遇“一戶反對”的困局。而“一戶反對”的往往是一樓住戶,其理由也是“振振有詞”,不外乎是因為一樓不用乘坐電梯、影響采光、電梯噪音大、占用樓道空間等原因。近年來,各地因“一戶反對”而導致加梯難的事例已發(fā)生多起。
但事實上,如果站在一樓住戶的角度來看,其提出反對加裝電梯的理由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說,雖是“一戶反對”,其實并無大錯。但是不是就因為其理由“有道理”“無大錯”,就讓眾多居民向往的“加裝電梯”這件好事難辦成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如何破解這一棘手難題呢?筆者以為,寧波市江北區(qū)外灘街道白沙社區(qū)磚橋巷小區(qū)推出的“付費乘電梯”之舉,無疑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據(jù)報道,該小區(qū)采用的是付費乘坐的“共享電梯”新模式,無需業(yè)主承擔大額的電梯加裝費用,除了政府補貼外,業(yè)主每天只需付費1元,像乘坐公交車一樣付費使用。此舉充分考慮到居民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將傳統(tǒng)的一次性集資加裝電梯,改為“誰使用誰付費”“用得多付費多”,這不僅大大降低了電梯加裝的難度,而且也兼顧了各方利益訴求,實現(xiàn)了雙贏。可以說,“付費乘電梯”之舉,抓住了加裝電梯難的“牛鼻子”,從而使得“加梯難”問題得以迎刃而解。筆者以為,“付費乘電梯”,這道作業(yè)值得“抄”。
加裝電梯也是“大民生”。如何讓“加梯難”變成“加梯易”,這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希望各地不妨多多借鑒和推廣“付費乘電梯”的好做法,既助力破解加裝電梯難題,又兼顧各方利益最大化,從而讓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不再總是成為一道難解之題。(浙江省開化縣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