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基礎性工程,關乎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在新時代背景下,以 “點線面” 結合的立體化思路推進黨員教育,既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關鍵路徑。通過精準發力、系統推進、全域覆蓋,讓黨員教育真正成為錘煉黨性的 “熔爐”、提升能力的 “引擎”、服務群眾的 “橋梁”。
精準施策,在 “點” 上突破,激活教育 “神經末梢”。 黨員教育的成效取決于是否真正觸及黨員的思想靈魂。要聚焦不同領域黨員的差異化需求,實施 “靶向治療”。例如,針對農村黨員,可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讓黨員在實踐中掌握致富本領;針對機關黨員,突出政治理論與業務能力雙提升,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方式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針對 “兩新” 組織黨員,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與企業發展需求相結合,引導其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注重挖掘身邊典型,用 “身邊事” 教育 “身邊人”,如白水縣通過開展 “黨務云課堂”,將基層黨務工作者的經驗做法轉化為可復制的教學案例,讓黨員在對標先進中激發內生動力。
系統謀劃,在 “線” 上延伸,構建教育 “立體網絡”。 黨員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打破條塊分割,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完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黨員教育培訓大綱、學時要求、考核機制等,確保教育內容規范化、教育過程標準化。例如,青海西寧市制定《黨員日常教育實施規范》,明確不同領域黨員的學習重點和方式,避免 “一刀切” 的粗放式教育。另一方面,要創新教育載體,推動傳統教育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聊城市依托 “小明和小蘭” 新媒體品牌,打造 “五號聯動” 傳播矩陣,將黨課從 “單向灌輸” 變為 “互動體驗”,讓黨員隨時隨地接受教育。同時,加強陣地建設,整合黨校、紅色教育基地、社區共享陣地等資源,構建 “1+N” 教育網絡,為黨員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
全域覆蓋,在 “面” 上拓展,形成教育 “強大合力”。 黨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員參與、全面提升。要打破地域、行業、身份限制,讓教育覆蓋每一名黨員。針對流動黨員,可建立 “線上 + 線下” 雙重管理機制,通過 “云端課堂” 解決 “流動不流失” 問題;針對年老體弱黨員,開展 “送學上門” 服務,確保 “一個都不掉隊”。同時,注重教育成果轉化,將黨員教育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白水縣通過深化 “崗區隊” 創建,引導黨員在鄉村振興、環境治理等一線發揮作用,累計化解矛盾糾紛 85 起,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此外,要建立群眾參與的評價機制,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收集意見建議,以群眾滿意度檢驗教育成效,形成 “教育 — 實踐 — 反饋 — 提升” 的閉環管理。
“點線面” 結合的黨員教育模式,既是方法論,也是實踐論。它要求我們在精準把握黨員需求的基礎上,構建系統完備的教育體系,最終實現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只有讓黨員教育真正 “活” 起來、“實” 起來、“強” 起來,才能為黨的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黨員在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作者單位:新樂市財政局)